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8
瀏覽次數(shù):51
銅基板的加工工藝是一個結(jié)合材料特性、精密加工和質(zhì)量控制的復(fù)雜過程,需兼顧其高導熱性、導電性的同時,保證電路圖案的精度和穩(wěn)定性。以下是詳細的加工流程及關(guān)鍵技術(shù)要點: 一、前期準備階段 1. 基材選型與裁剪 - 根據(jù)應(yīng)用場景(如功率、頻率、散熱需求)選擇基材: - 普通功率場景:選用環(huán)氧樹脂+陶瓷填充的絕緣層(導熱系數(shù)1-5W/m·K),搭配1.0-3.0mm厚的銅板(純度≥99.9%)。 - 高頻/高功率場景:選用PTFE(聚四氟乙烯)或陶瓷基絕緣層(導熱系數(shù)>10W/m·K),銅箔厚度≥70μm(滿足大電流承載)。 - 裁剪:通過數(shù)控剪板機將銅基板原料裁剪為設(shè)計尺寸(誤差≤±0.1mm),邊緣需去毛刺(粗糙度Ra≤0.8μm),避免后續(xù)加工時劃傷絕緣層。 2. 圖紙設(shè)計與菲林制作 - 采用CAD或EDA軟件設(shè)計電路圖案,需標注線寬(最小≥0.2mm)、線距(≥0.15mm)、孔徑(≥0.3mm)等參數(shù)。 - 將設(shè)計圖輸出為菲林片(精度±0.01mm),用于后續(xù)曝光工序,菲林需避光保存(防止曝光失效)。 二、核心加工階段 1. 鉆孔(通孔/盲孔加工) - 設(shè)備:數(shù)控鉆機(轉(zhuǎn)速30000-60000rpm),搭配硬質(zhì)合金鉆頭(直徑0.3-6.0mm)。 - 工藝: - 通孔:從銅基板頂層貫穿至底層,用于元器件引腳焊接或散熱通道,孔壁粗糙度Ra≤1.6μm,避免殘留銅屑。 - 盲孔(僅針對多層銅基板):通過激光鉆孔(波長1064nm)加工,深度誤差≤±0.05mm,孔底需保留≥5μm絕緣層,防止短路。 - 后處理:用高壓水槍(壓力5-10MPa)清洗孔內(nèi)碎屑,確??變?nèi)潔凈。 2. 圖形轉(zhuǎn)移(電路圖案成型) - 步驟: 1. 涂覆光刻膠:采用滾涂或噴涂方式,在銅箔表面均勻涂覆光刻膠(厚度10-20μm),膠層需無氣泡、無針孔(通過100%視覺檢測)。 2. 曝光:將菲林片與銅基板對齊(對位誤差≤±0.02mm),通過紫外線(波長365nm)曝光30-60秒,使光刻膠感光固化。 3. 顯影:用碳酸鈉溶液(濃度1-2%)沖洗未曝光區(qū)域,溶解未固化的光刻膠,露出需蝕刻的銅箔,顯影后需用去離子水清洗殘留藥液。 3. 蝕刻(去除多余銅箔) - 工藝選擇: - 化學蝕刻:適用于批量生產(chǎn),蝕刻液為氯化銅溶液(濃度100-150g/L),溫度40-50℃,蝕刻時間根據(jù)銅箔厚度調(diào)整(如35μm銅箔需30-60秒),蝕刻速率需穩(wěn)定(誤差≤±5%),避免線寬偏差。 - 電化學蝕刻:適用于高精度圖案(線寬誤差≤±0.01mm),通過電極施加電流(密度10-20A/dm2),定向溶解銅箔,適合高頻電路的細線條加工。 - 后處理:用脫膠劑(如氫氧化鈉溶液)去除殘留光刻膠,露出成型的電路圖案。 4. 表面處理(提升焊接性與抗氧化性) - 根據(jù)應(yīng)用需求選擇處理方式(詳情見前文“表面處理方式”),以化學鍍鎳金為例: 1. 預(yù)處理:用稀硫酸(5-10%)去除銅表面氧化層,活化銅表面(時間30-60秒)。 2. 鍍鎳:在酸性鍍液(pH 4-5)中沉積5-8μm鎳層(溫度60-70℃,電流密度1-3A/dm2),形成阻擋層。 3. 鍍金:在氰化物鍍液中沉積0.05-0.1μm金層(溫度40-50℃),確保金層均勻(色差≤ΔE2)。 - 檢測:通過鹽霧測試(500小時無腐蝕)、接觸電阻測試(<5mΩ)驗證性能。 5. 絕緣層固化(針對未固化基材) - 若采用環(huán)氧樹脂基絕緣層,需在烘箱中固化:溫度120-150℃,時間2-4小時,固化后絕緣電阻需≥101?Ω(常溫),介電常數(shù)≤4.5(1MHz)。 三、后期處理與質(zhì)量檢驗 1. 成型加工 - 通過數(shù)控沖床或激光切割(精度±0.05mm)將銅基板加工為最終形狀,激光切割需控制功率(50-100W),避免高溫損傷絕緣層(邊緣碳化寬度≤0.1mm)。 - 倒角處理:邊緣倒圓角(R0.5-R1.0mm),防止運輸或裝配時劃傷。 2. 質(zhì)量檢驗 - 外觀檢測:通過AOI(自動光學檢測)檢查電路有無短路、斷路、針孔等缺陷(缺陷識別精度≥0.02mm)。 - 電氣性能測試:用阻抗測試儀(精度±1%)檢測特征阻抗,用耐壓儀測試絕緣層(耐壓≥2kV,持續(xù)1分鐘無擊穿)。 - 熱性能測試:通過熱成像儀檢測散熱均勻性,熱阻測試(≤0.5℃/W)。 3. 包裝與存儲 - 用防靜電袋包裝,每疊不超過50片(避免壓傷),存儲環(huán)境需干燥(濕度≤60%)、常溫(20-25℃),避免陽光直射,保質(zhì)期6個月。 關(guān)鍵工藝難點與解決 - 蝕刻均勻性:通過攪拌蝕刻液(轉(zhuǎn)速50-100rpm)、控制溫度波動(±1℃),確保線寬偏差≤±0.03mm。 - 絕緣層與銅箔結(jié)合力:熱壓時施加壓力(10-20MPa)、溫度(180-200℃),使結(jié)合力≥0.8N/mm(通過剝離測試驗證)。 - 表面處理針孔:預(yù)處理時徹底去除油污(用超聲波清洗10-15分鐘),鍍液過濾精度≤5μm,減少雜質(zhì)導致的針孔。 通過以上工藝,銅基板可滿足從普通功率模塊到高頻、高功率設(shè)備的嚴苛需求,其加工精度和性能直接影響終端設(shè)備的可靠性。